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

我也能成為獨立記者

文‧朱淑娟2011.11.3

《本全為輔仁大學傳播學院演講》

應陳順孝老師之邀,跟石墨工房主人傅瑞德在傳播學院跟同學分亨獨立工作的種種。在媒體多元化的現在,傳播學院學生的生涯規劃有了更多的可能,而同學們的選擇對未來媒體的面貌也有關鍵性的影響。

這次分享也讓我有機會回頭看看自己13年的記者生涯,特別是從10年的傳統媒體記者走到今日的獨立記者。同學熱切問到:「對一個畢業後沒有經濟能力、沒有經驗的新人來說,如何成為獨立記者?」「做獨立記者有什麼困難?」

想起今年五月在台大新研所遇到林麗雲老師,她看到我很興奮:「你是同學票選第一名最想成為的記者」。這些反應同學對獨立記者的嚮往,卻是又愛又怕。回想起來我之所以能順利成為獨立媒體,的確經過一段漫長的養成,而且機緣巧合,運氣的成分很大。不只是我,多數的獨立工作者都有同樣的經歷。

進一步要問,這樣一個漫長的養成過程是否非要像我一個在一個傳統媒體待過、或是可以從其他資源較不充裕的新興媒體、或直接從獨立記者做起?



我該如何選擇媒體?

對一個沒有經驗的記者來說,進入一個媒體公司的確是一個比較安全、也比較適宜的選擇,因為你可以擁有一個正常的身分、一份穩定的薪水,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一點一滴去學習關於採訪、寫作的技巧,以及培養新聞觀點、自信、並累積自己的能力與專業。而獨立媒體卻得自學並克服收入問題。

但在一個媒體待久了是否就能養成未來成為獨立記者的能力,那就不一定了。如今媒體對記者的訓練幾乎等於零,有實習經驗的同學都知道,所謂實習就是你到一個媒體,然後把你丟給一些記者跟著他們跑新聞,至於這個被你跟的記者專業能力如何、是否是一個學習的模範,那真的要看運氣了。

而當你進入一個媒體工作被分配到一個路線後(或許並非自己最想的路線),往後也得看自己了。而且組織存在種種限制與障礙,還得時時保持警覺、擁有自學的意願與能力、並且突破種種限制,才有可能盡量累積自己的能力。

而所謂能力,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個領域的專業、人脈。媒體普遍存在「記者應該常換線」的思維,或許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讓記者養成多元思考的能力,但從結果來看,台灣媒體常被批評專業不足,或許也跟「沒有系統的常換路線」有關。這些不專業的報導表面上還是擁有讀者、也暫時不會倒閉,但就像傅瑞德所說:「沒人把你的報導當回事」。

曾經有一位同業來信,他在經營一個自己喜愛的路線不久後,突然接到換線的通知,力爭無效,他覺得自己過去那些年在這個路線上的努力完全付諸流水。一個不斷重新開始的記者,最後要養成一個領域的專業談何容易。而如果沒有擁有一個領域的專業,未來想成為獨立記者幾乎毫無可能。



傳統媒體的限制

除了路線的問題,傳統媒體還存在許多限制,而這些多半很難突破。你的工作時間是被分配的,一天之中何時報稿、何時交稿、何時開會,甚至何時休假….完全照表操課,當時間被分割,就失去掌握時間的自主性。

採訪的空間被切割更是阻斷一個記者完整觀察一個事件的機會。例如中科事件,牽涉到的場域跟對象包括:后里、環保署、營建署、國科會、中科管理理局、友達….。如果是灣寶徵地事件則包括:內政部、營建署、後龍灣寶、苗栗縣政府而這些單位在一個媒體組織分屬不同的路線,一個記者所能接觸的只是事件的某一個部分而已,難以做到全方位觀察。

以我個人而言,如果不是成為獨立媒體,突破了種種障礙後,這兩年來不可能再往前大步邁進,完整紀錄這麼多重大環境事件。

另外,版面的限制也會引導記者對於議題的選擇。對一個綜合性媒體而言,新聞的取捨較遍向公眾品味,太難或所謂貼近性不高的議題就會最先被捨去,然而這些被捨去的新聞題材對一個記者的養成卻可能是最關鍵的。

以環境線為例,過去在傳統媒體時我會刻意去找貼近性高或有趣的新聞,例如:垃圾分類、超商不提供塑膠袋、住家不能唱卡拉OK、檢舉達人、豬廁所等等,而這類新聞除了搏得版面,對一個記者專業的累積可說毫無助益。

當然搏得版面對傳統媒體記者來說是重要的,不要說自己的新聞老不見報,自己看了都難過,見報的字數也是考績的要項。

而真正的環境議題是從環境政策的制定、環境立法的合法性、到程序正義,這些必需付出時間,常常去聽相關會議、看書籍報告、請教專業人士,才能有所累積。而採訪的場域、對話的對象,也包括政府官員、學者、業者、到當地民眾,多元接觸有助於多元思考,得以從更高的視野去縱觀事件的全貌。

另外傳統媒體其他林林總總的干擾,包括代班、行政事務、配稿、無謂的溝通等等,更讓專業的累積變得困難。更何況在一個組織中還可能在無意中養成一些壞習慣。像是晚睡晚起、參加旅遊式的參訪、或是根本不跑新聞了,就在記者室等新聞稿,而最重要的是對於自己跟採訪對象的關係定位不明。

也就是說,以現今傳統媒體的環境,要培養自己未來成為獨立記者有許許多多障礙,而這些也不是記者個人的努力或自覺就能突破。所以,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獨立記者,恐怕必須思考傳統媒體以外的選擇。


網路媒體興起

前文提到由於傳統媒體對記者存在許多「累積實力」的障礙,如果你的目標是未來想成為獨立記者(或獨立工作者),恐怕要思考傳統媒體以外的選擇。而介於傳統記者、獨立記者之間的就是近年來受到矚目的新興媒體。對一個剛出社會、沒有經驗、也希望有一份穩定收入的人來說,我認為這是不錯的選擇。

這些新興媒體指的是:立報、環境資訊電子報、苦勞網、新頭殼、公視PNN、小地方新聞網(已結束)、莫拉克新聞網、公民影音行動聯盟、上下游….

網路媒體不是今日才有,但這些媒體之所以能快速掘起,最主要是趕上傳統媒體没落的年代,當讀者不再從傳統媒體看到自己關心的公共議題,只能轉向這些新媒體,我的部落格《環境報導》也是在這樣的機緣下,受到讀者的支持。


新興媒體記者掘起

而如今,新興媒體記者的薪資跟傳統媒體記者已相當接近(苦勞網的記者薪資還在努力中),而且報導的主題明確(例如環境資訊電子報以環境新聞為主、苦勞網以環境、勞工議題為主),記者可以專注議題,相較之下也比較沒有傳統媒體記者受到的時間、空間等限制。加上記者對自己跑的路線充滿熱情、願意付出努力,於是在較少的干擾下有了快速的成長。

還有《立報》記者呂苡榕一開始就選擇到非主流媒體(環境資訊電子報),她同時將報導放在自己的部落格,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矚目。

最特別的是《環境資訊電子報》特約記者廖靜蕙,人生繞了一大圈後在44歲那年當了記者,這個年紀如果想到傳統媒體從菜鳥記者做起只怕是絕無可能,但她選擇非主流媒體,且專攻自己喜歡的保育、環境新聞,短短兩年快速累積了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實力,現在已擁有獨自接案的能力。


強者愈強

新媒體記者可以專注在一個路線經營,有餘裕聽完一整天的會議、花一段時間好好討論一個議題、也有足夠的版面完整呈現報導,長此以往,新興記者與傳統記者之間的實力將愈拉愈大。在講究專業報導的年代,強者就會愈強。

而這些媒體也因多數在網路發行,有較多機會接受多元媒體形態的訓練,同樣一篇報導,在傳統媒體如果是報紙就是文字、如果在電視就是影音,但在網路上卻可以文字、影音兼顧,更符合主流媒體的趨勢。

我個人對文字、影音的互相啟發有深切感受,過去在傳統媒體只專注文字,後來有機會接觸影音,自己也重頭開始學攝影、剪接,發現文字的基礎讓影音報導更紮實,而影音經驗也讓我的文字報導有了更多的畫面。

因此盡早讓自己擁有文字、影音多工的能力,絕對是一種無悔的投資。


直接挑戰獨立記者

當然,我相信許多同學還是想直接挑戰獨立記者,如果你暫時沒有經濟壓力,也願意給自己幾年的養成期,那個可能性是存在的。就像傅瑞德說的,只要專注書寫一定領域的文章,寫的深、寫的久、寫的多,在網路上很快就會被發現。

回想起來我剛成立《環境報導》部落格時,就只專心拼命寫,沒在想收入的問題,果然這個部落格就變成我的履歷表,循線而來了許多接案的機會。有人要求轉載、有人直接委託相關報導。總之,先要求自己去做,然後機會真的就會來。

然而畢竟新興媒體的機會不若傳統媒體多,我想多數同學未來還是會到傳統媒體工作,但不論你在那裏,都要把握任何時間、機會、盡可能去成就你自己,在這個唯專業者適存的年代,時時刻刻都要保有警覺


記者 永遠想按讚的工作

最後我想說的是,記者是一個永遠讓你想按讚的工作,這個工作的迷人之處,在於他是一個充滿矛盾、怎麼都學不完的工作。找到你有興趣的專業領域,然後勇往直前,祝福你有一個精彩的記者人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