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

期待《風傳媒》建立專業記者養成制度

文‧朱淑娟2014.2.18

《風傳媒》18日舉行開台記者會,邀請我談談台灣記者的現況,以下是發言內容,跟大家分享。

各位媒體的前輩、各位老師、記者朋友大家好,首先恭喜《風傳媒》。

我想很多記者跟我一樣,去年起聽到《風傳媒》要成立時,大家都非常的期待,因為我們又多了一個就業機會。

但老實說,我們都覺得台灣的媒體已經太多了,其實不缺多一家、兩家。甚至反而覺得少個一家、兩家,媒體環境會比較好一點。

新聞數量更不用說了,尤其最近大家都在拼即時新聞,新聞數量已經到了爆炸的程度,片片斷斷、真真假假,也已經到了沒時間多想新聞意義的時候了。

那我就會想,如果《風傳媒》只是要copy現在媒體所做的事,那台灣再多一家媒體的意義是什麼?

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剛開始在臉書好像叫《風了媒》,那時我就想:「啊完了完了」,雖然不能要求媒體都稱自己「正派辦報」、或「一個有思想的媒體」,但叫做「風了媒」好像又太超過了。還好後來名字改了。

那以一個記者來說,我們究竟應期待《風傳媒》什麼?

昨天很多記者朋友知道我要來這裡說點什麼,都拜託我一定要把他們的心聲說出來,如今從事記者這一行面臨很多困境,但我還是看到很多優秀的記者堅守理想,但如果制度不幫忙的話,我想這些優秀的記者終究還是會走不下去。

於是記者圈的怪現象是,只要有記者轉業成功,其他同業都抱以羨慕的眼光大大的恭喜他「脫離苦海,找到光明前程」。像我這種立志做記者的人,每次看到這種場面,感慨真的非常深。

首先我覺得現在台灣媒體正處在一種「過度熱鬧的貧乏」階段,媒體很多,但好的媒體很少;新聞很多,但好的新聞卻不常見。記者也總是感慨找不到好的工作環境。像我就再也不敢到媒體工作,只好繼續做流浪的獨立記者。

為什麼會缺少好的報導?我想最主要是我們缺少「專業記者」,而這也跟長久以來媒體不重視記者的專業養成有關。

我們的記者永遠都很忙,一到新聞現場,就忙著發即時新聞,根本沒辦法專心觀察現場的狀況。即時新聞發的比人慢,又會被長官狂扣。還要處理投訴,要處理配稿。現在普遍人力短缺,遇到同事休假,代班的日子,可能一個人要代半個行政院的班。忙了半天隔天打開報紙,發現可能一半的稿都沒有刊。

每天的工作就這樣被支解得零零碎碎,無法專心去探究一個事件背後的來龍去脈、制度出了什麼問題、採訪對象說的話是真的、還是假的。

另一方面,因為無法深入處理結構性的問題,所以新聞處理都趨於表面化、走花俏路線。例如這一陣子很熱門的日月光汙水事件,多數媒體未探究制度這種「硬」的議題,倒是常見稱頌檢察官、公務人員這種「軟」議題。

再加上記者隨時都會被換線,一換線,過去經營的人脈、專業知識就全不都不見了。媒體老闆總說,「記者應該什麼都能寫」。但事實上新聞專業隔行如隔山,「什麼都能寫」另一個意義就是「什麼都寫不好」。

另一方面,我覺得現在媒體的分線方式也有問題,多半以部會、或地域來分,而這也已經不合時宜,不利專業記者的養成。像我跑的環境新聞,跨及污染、土地徵收、水資源、能源、科學園區議題,如果是在主流媒體,這些就散落在不同路線。一個能對議題做完全觀察,跟一個只能看到事件一小部分的記者,長久下來訓練完全不一樣。

我今天之所以能站在這裏說點什麼,我想是因為大家看我一個人也可以年年得獎或入圍,好像我有一點厲害。但我反而覺得自己勝之不武,因為我不用處理那些細碎的事,可以花一個月或更久的時間好好寫一篇報導。

我想,記者沒有誰比誰厲害,新聞絕對是「慢工出細活的手工業」,誰有更大的空間、時間,誰就有本事寫更專業的新聞。

剛剛許多前輩分享媒體的經營方式,我對這個不大懂,但我確信的是,「記者」是媒體最重要的人,「報導」則是媒體最重要的產品。
但很奇怪,剛剛許多前輩談經營媒體的成功之道,沒有任何人提到如何投資更多成本在養成專業記者身上。然而我要說的是,沒有好的記者、好的報導,做的再好的平台都無法吸引讀者。

如果不能改善記者的分線方式、工作方式,在這種情況下要產製專業報導是不容易的。所以,這就是我對《風傳媒》的期待,應該說是對台灣媒體的期待,就是「建立專業記者的養成制度」,因為沒有「專業記者」,就不會有「專業報導」;沒有「專業報導」,就無法發揮「報導力量」,去改變不對的事。

最後要再次恭喜《風傳媒》,祝風傳媒收視長紅,祝大家事事如意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