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

從非營利出發,才有營利的機會

《本文為「優質發展協會」演講內容》

文‧朱淑娟2016.7.16

前言:

「優質發展協會」於71617兩日,於台大新研所舉辦「2016年調查報導工作坊」,本文是其中一個講座,由我談成立七年的「環境報導」部落格,做為非營利報導新聞業的角色、想法、做法。兩個最深的感觸是:
一、不去想點閱率、才會有點閱率。
二、非營利的做法,才能帶來營利。

如何讓獨立記者成為新聞業一個主流系統,我覺得有三件事可以努力:
一、建構獨立記者與主流媒體的合作關係。
二、發展獨立記者的經紀制度。
三、建構獨立記者的聯合報導平台。

為了刊報導才成立的部落格

20093月我離開報社後,因為不想到其他媒體上班,又想繼續做記者,但採訪後寫的報導沒地方刊,才會接受朋友建議做一個部落格,所以成立部落格的用意是為了刊自己的報導。部落格的名稱也是亂取的,因為當時跑環境線,就直接叫「環境報導http://shuchuan7.blogspot.tw/

那時我對網路和部落格很陌生,還問朋友這樣有多少人看?她跟我舉例,有一位電視台記者的部落格,每次把他在公司做的節目放上去約有一千個點閱。我一聽覺得很不錯,以前在報社對於讀者是誰、多少人點閱是模糊的。

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心思開始我獨立記者的生涯,沒有多想網站如何營收、如何定位網站風格、未來的報導計畫等等。而是反過來,透過每一篇報導建構起個人的風格,以及部落格的整體風格。

這樣做跟過去的差別,除了不再有人把薪水滙到我的戶頭,採訪工作跟過去並沒有不同。反而因此嚐到自由的滋味,發現干擾變少了,時間、空間解放了,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做記者,也發現原來記者可以這樣做。

然而所謂自由,並不是離開組織就叫做自由,長久以來組織的工作習慣像無形的框架緊緊扣住自己,例如還是習慣原來跑新聞的議題、地點、寫稿方式。往後一點一點釋放自己,包括行動能力、思考方式、信心與信念、報導選題等等。心得是:自由沒有邊境,你能到哪裏,自由就會到哪裏

我很幸運,剛好遇到網路時代,不必倚靠媒體,一個部落格就可以繼續做記者。而且這樣做的投資很小,只要不去想自己的成本,這可說是一種沒本的生意,進入門檻低,想做馬上就可以開始,而且還有機會以小搏大。

有人說我很有遠見,七年前就看到新媒體的趨勢,其實我只是在剛好的時候迎上這股風潮而已。而大環境的改變、社群網站的興起、傳播方式的變革,也提供很多助力,讓獨立記者的獨立發聲變成可能。

當時國內發生很多重大議題,主流媒體都沒報,很快的就發現刊在部落格的文章都有幾百人來看,到後來變上千、上萬點閱,感覺穩定的讀者群在擴張中。接下來臉書的轉文、分享又讓部落格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。


幾個關鍵的決定

雖然是一個偶然成立、沒什麼規劃的部落格,但回想起來,我當時做了幾個決定,是後來部落格能發揮影響力的關鍵。

一、專心做報導,不接委託稿,報導以外的事盡量減少。當時我並沒有立即的經濟壓力,不必急著賺錢,於是給自己設定三年時間,就好好享受自由吧。後來開始跟主流媒體合作,也決定要掌握報導的自主權,主動報導,而不是接案才去報導,接案只是追蹤議題過程中隨機出現的作品而已。

二、部落格通常被定義在「個人空間」,但我決定要把部落格當成「公共空間」,而且是「正式的新聞網站」,遵守新聞報導的寫作方式、報導的嚴謹度,而且每篇文章寫上作者、報導時間、拍照、寫圖說、文章分類等等。

其實部落格能展現的程度已經非常高,它之所以被定位為私領域、非專業,是使用行為造成的,我想我重新定義部落格的專業功能。2015年我重新做了一個「環境報導網站greennews.tw」,但讀者還是喜歡看部落格。

三、做「詳細、持續、深度」的報導。破除過去在報社那種「簡略、大綱、表面」的報導方式,這些報導不只當下能發揮影響力,而且能夠鑑往知來,成為一種有用的資料庫,這點從一些舊報導不斷被翻看而得到證明。

例如,上周四統一夢世界園區案被否決,一篇我在200411月的報導「統一夢世界在水源區蓋飯店」,因這個事件這兩天有53千個點閱。台塑鋼越南廠事件,一篇20105月的「台塑黑星球獎」報導有11,000點閱。上周五時代力量提案修禁燒生煤的空汙法,20156月我一篇雲林縣禁生煤自治條例的報導最近也被點閱6,000次。


不去想點閱率、才會有點閱率

一開始有人建議我應該寫大眾口味一點的報導,比較能吸引讀者,但我一來沒有要追求點閱率,二來想已經有這麼多媒體在寫大眾化的報導,不需要再多我一個。從結果論來看,我發現有一群讀者想看「真正的好東西」,很多脈絡複雜、冷門、但重要的議題,點閱率、轉貼率都非常高。

我基本上認為,好的作者會啟發讀者、好的讀者也會啟發作者,寫與讀絕對不是單向的流動,而是互相挑戰與啟發的過程。我這樣講不是說要硬塞一些很難的東西給讀者,讓讀者看了很累。就傳播效果而言,必須把困難的東西轉譯成易讀的報導,這是記者永遠的功課。不去想點閱率、才會有點閱率。


掌握幾個關鍵,才能發揮報導的力量

一、緊扣報導的目的

1、因為有趣?寫多少行政官員娶女記者,你要跟讀者說什麼?
2、因為有人出糗?台三線、鈴聲響,嘲笑過後?
3、報導的目的是為了:呈現問題,揭露訊息,促成討論,有機會扭轉局面。


二、掌握報導時機

一篇文章的刊登時機,會產生不同的力量。例如2014414(周四)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林岱樺初審通過《野保法修正案》,讓原住民基於自用可以狩獵保育類野生動物,她這個決議違反之前與民間團體的承諾。初審結論要在下次會議420日確認議事錄,我等到19日寫,見刊後引起很大的討論。因為時機剛好,隔天她自己在經委會提復議,推翻之前的初審決議。


三、看到事件的關鍵點,破解無所不在的詭辯

1、六輕擴廠環評,可以拿已關廠的汙染量來抵減?
2、汽機車汙染都是因為定檢率不高?
3、工廠排放的pm2.5,可以用洗掃街來抵換?
4、廠商,工業已經很用力節水了,沒有耗水,所以不必繳耗水費
5、中鋼:爐碴已申請再利用,即使亂丟也不是廢棄物?
6、進口廢五金是為了採礦,那採完後的廢五金如何處理?
7、工業區的健康風險比較低,所以管制可以放寬?
8、解編玉峰堰水質不好,改工業用專管比較能有效運用?
9、清境農場,區域計畫管不了,要改成都市計畫才能管?
10、生煤自治條例,雲林縣聲東擊西玩真的還假的?
11、水源保護區解區才能合理管制、且管得更好?
12、專案會議的效力不比聽證差?


四、持續追蹤事件的力量

長時間追蹤大的議題,這像種樹,大議題會長出小議題。例如科學園區議題,長出水資源、土地利用、空氣治理、土地徵收等議題。報導的力量不只是對事件發生的影響力,對記者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訓練,透過議題追蹤去建構自己對事件的理解、專業知識、以及價值觀。


案例:十年大旱

有些事件訊息剛出來時,會演變到什麼程度不清楚,2015年我的卓新獎專題報導獎得獎作品「大旱望雨‧尋找幸福的水台灣」,並不是我第一次追枯旱,但之前幾年都是追到一半雨就來了,以至於討論中斷,沒辦法再追下去。

這次我一發現警訊就開始追,結果枯旱竟然持續八個月,所有的討論也無可迴避而端上台面,水利署將水資源的糾結重新梳理一遍。在這過程中我寫了54篇報導,等於用報導參與了政策討論,是記者跟官員一次相互挑戰及啟發的過程。所以調查報導最好的形式,就是事件進行式

枯旱結束後,為了將這個事件更有系統的紀錄下來,用寫歷史的方式回溯當時的過程。因為有了距離感,有些過去當下認為的對與錯,重新看就不一定是那樣,於是補充採訪、修正觀點後重新再寫一次。這套報導半年後又做過一次修正,收錄到「走一條人少的路」,成為書中一個重要的部份。

而大旱衍伸出新的議題,也開展出新的追蹤方向。例如節水三法在的立法過程:再生水發展條例、水利法開徵耗水費、自來水法,這三個法陸續通過後,接下來就是追蹤法案落實的程度。


五、勇於拓展領域,並盡量開放觀點

至今環境報導總計有1,294篇文,平均一年184篇,一個月15篇,約2天一篇報導。大分類有10個、細分類約50個。報導主題包括:水源保護,空汙、水汙、土汙、廢棄物、能源。還有土地徵收、產業政策、國土規劃、動物保護。以及公部門的資訊公開、程序正義等議題。

挑戰新議題、新領域一直是困難的,但自信是從不斷的挑戰累積起來的,拓展議題有助於開放觀點,一個社會存在多元的觀點與價值,這些發生衝突時需要折衝、對話、取捨。開放觀點的報導有助於讓這些找到折衝方案。


非營利的做法,才能帶來營利

唯有獨立記者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報導純度,而這要從非營利的角度出發,才有營利的可能,也就是要先自己願意去做這件事,而不是先考量成本、或是接了案才去報導。但好的報導如何才能有營利的機會?

這點我從街頭藝人得到一些啟發。美國的街頭藝人,民眾駐足欣賞、以金錢支持相當自然。但日本或台灣就不太習慣這種模式,所以發展出一種先把歌錄製成CD,具備商品形式,路過的人如果支持可以購買回家。

部落格的文章也不是商品,不可能像美國的街頭藝人一樣請大家投錢支持。所以部落格的報導必須轉成一種「可出售商品」的形式,這包括:
1、把具有完整觀點、形式的稿子,賣給主流媒體。
2、將一個議題出書變成一種商品,讓讀者購買。


建構獨立記者系統,幾個努力方向:

「走一條人少的路」這本書出版後,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,獨立記者七年已有一個初步成果,接下來有什麼計畫?就我個人而言當然是追求更好的報導能力,就整體獨立記者的發展而言,應該建構起獨立記者的系統,這對提升整體的新聞報導品質絕對有幫助。這可以有幾個努力方向:

1、建構獨立記者與主流媒體的合作關係。
2、發展獨立記者的經紀制度。
3、建構獨立記者的聯合報導平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